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张掖长城:西部边陲的守望者(组图)

  • 8686a
楼主回复
  • 阅读:1643
  • 回复:2
  • 发表于:2013/11/12 16:54:41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张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山丹县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被誉为“露天博物馆”。本报记者吕建荣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山丹汉、明长城在山丹县境内绵延近200公里,两者相距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像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同时并行并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绝无仅有。本报记者吕建荣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峡口古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驻兵、屯粮、屯草、屯军马的军事基地,也是沿长城古道和古丝绸之路通商通邮的必经之路。本报记者吕建荣



  甘肃,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也是保存长城遗迹最丰富的省份,被誉为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战国秦、汉、明三代万里长城的西端均位于甘肃境内,分别起于临洮、敦煌、嘉峪关,在甘肃境内长达3000多公里。

  由于甘肃境内长城以黄土夯筑为主,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冲刷、岁月侵蚀、人为破坏,这些遗存的长城不少正在变成一堆堆沙土,一点点消失在旷野中。

  2006年,我省启动了有史以来首次长城资源调查,历时6年,基本摸清了全省长城资源家底,为全面开展长城保护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结果显示:甘肃境内长城总长现存3600多公里,分布在省内11个市(州)38个县(市、区)。其中,甘肃明代长城总长度1738.3公里,居全国之首。

  甘肃长城:长城天然博物馆

  深秋时节,乘车自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窗外绿意全无,茫茫戈壁愈显苍凉。沿途,荒无人烟处时时可见断断续续的土墙,有的高达八九米,有的只突出地面少许,似田埂一般,若有若无。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可不是一般的土墙,那些都是古长城,大多是明代修建的,距今已经600多年了。

  进入山丹境内,两道古长城伴随着312国道平行延伸,据专家介绍,这两道长城分别修建于汉代和明代,其中,汉长城距今已经2100多年了。两者相距10米至80米之间,与现代的铁路、公路并驾齐驱,一路向西延伸。放眼望去,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尽收眼底,恍惚间,抬脚便可穿越时空,跨进那个金戈铁马、豪气冲天的时代。

  说起甘肃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嘉峪关,三座雄伟的关楼屹立在茫茫戈壁,巍峨挺拔,与矗立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脊梁。

  如果没有专家的解读,那些残垣断壁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会与甘肃长城联系起来。

  事实上,嘉峪关只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长城沿线建筑规模最壮观、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

  甘肃境内长城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以及秦、汉、明等朝代都在此修筑长城。其中战国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三道长城西端起点,都在甘肃境内,境内现有战国秦、汉、明等各时期的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天然博物馆”之称。

  战国秦长城自临洮起而东行,蜿蜒400多公里,横跨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镇原、环县和华池等县。战国秦长城由墙体、壕堑、关堡(亦谓之“城障”)和单体建筑共同组成。墙体以黄土夯筑为主,部分地段随地形外削内湮,陡峻处则利用断崖峭壁以为屏障;城障和单体建筑也以黄土夯筑为主。2011年年底完成的全省长城资源调查中,调查人员还在沿线发现了29处土墙,与长城墙体多呈垂直设置,其性质和时代有待进一步研究。

  汉长城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自永登起而西行,一直到敦煌境内罗布泊附近,浩浩荡荡数千里。汉长城“因地制宜”的特点十分突出。材质上,就地取材,金塔以东地区均以夯土为主;金塔及其以西地区则分别存在沙土、或红柳、芦苇、胡杨、沙砾夹沙土等形式,也存在利用山水险做屏障的情况。防御设施方面,金塔以东地区以壕堑和山水险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和关堡等,墙体少见;金塔及其以西地区则以筑墙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关堡和其他遗存,壕堑极少。

  明长城主要位于河西走廊和兰州、白银、临夏、庆阳等市州,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从材质上,以黄土夯筑为主,个别墙体、烽火台和敌台还夹杂有砂石、红柳、芦苇等材料。明长城墙体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人工夯筑墙体,为主要类型;一类是壕堑,系平地或在山腰挖掘而成,既有与墙体共同设防,也有单独为防;一类是不便筑墙的山地或河流沿岸,充分利用自然险阻,辅以关堡和烽火台进行防御。关堡与长城墙体距离不等,有的依托墙体而建,有的则远离长城墙体。依据与长城墙体的位置关系,敌台分为两种:依墙而建和骑墙而建。烽火台在长城墙体内外均有分布,大多坐落在高、险之处,或联合其他长城设施,或独立连成线,充分体现出防御功能。此外,甘肃明长城在修筑过程中也存在着利用前代长城设施的现象。

  甘肃境内的长城,在不同历史时期,防御对象各不相同。战国秦和秦长城是“拒胡”;汉是为“逐匈奴”;明是为防蒙古、女真贵族侵犯。

  嘉峪关作为明朝的边关,与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相比,已经向东收缩了一千里,成了退缩,保守的象征。一位诗人曾赋诗一首:“边塞东收一千里,雄关空锁五百年。世人不赏秦时月,吊古幽思一块砖。”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