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中国经济时报]甘肃开创旱作农业发展新模式

  • 张掖汽车拉力赛
楼主回复
  • 阅读:892
  • 回复:0
  • 发表于:2012/8/30 10:59:44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张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作者: 稿源: 中国经济时报  2012-08-22 10:38 







  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一项农业技术,可以使年降水量250毫米—400毫米的干旱地区自然降水利用率从40%提高到80%;

  一项农业技术,可以使海拔1800米—2300米的贫瘠之地变成适宜种植的良田;

  一项农业技术,可以使旱作农业区平均增产25%—40%,仅用25%的粮播面积就生产了56%的粮食;

  一项农业技术,可以在短短的五年之内走出甘肃,在青海、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北方省份落地生根,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到近2000万亩。

  这就是代表甘肃旱作农业发展新模式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风起青萍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全省近5200万亩耕地中,旱地占到70%左右,是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70%的降水集中在7至9三个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过去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长期以来低而不稳,单产水平低,人均占有粮少,年际间波动大,严重影响着甘肃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解决干旱问题,发展旱作农业成为甘肃省农业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

  像任何伟大的发明创造一样,地处农业一线的农技人员成为这次伟大发明的经历者和实践者。2003年年初,长年奔波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甘肃省榆中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牛建彪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成功创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该技术一经试用,就体现出耐旱、保温、高产的明显特征。

  广大农民热情高涨,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甘肃省农牧厅乃至甘肃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总结完善,于2003年年底成功总结出了集“覆盖抑蒸、地膜集雨、垄沟种植、增温保墒”为一体,具有明显抗旱增产双重功效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誉为旱作农业生产的一场伟大革命。

  那么这项技术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成效呢?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程采访了负责该项技术总结推广的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福。

  李福介绍说,要讲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必须要提旱作农业。旱作农业,也称旱地农业或雨养农业,是指在降水量偏少,又无灌溉条件,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作物种植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包括种植制度的选择、抗旱或耐早作物品种的选育、培肥地力及栽培耕作技术等。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指使用人畜力或机械,在旱作农业区域田间起宽70公分、高10—15公分和宽40公分、高15—20公分,大小相间的垄带,并用地膜进行全覆盖,在沟内种植作物的农业生产技术。其特点:一是改传统的半膜覆盖为全膜覆盖;二是改播种时覆膜为上年秋季覆膜和早春顶凌(土壤昼夜消冻)覆膜;三是改传统的平铺覆膜为起垄覆膜,适用于降雨量250—550毫米的旱作农业区,在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区域推广早春顶凌覆膜。

  据悉,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主要有六大优势。一是全膜覆盖,显著地保储了土壤水分,从根本上解决了旱地土壤水分蒸发的问题;二是秋季覆膜,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秋冬春三季土壤水分的蒸发,实现了自然降水全年均衡利用,满足了早春干旱条件下作物出苗和前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三是沟播,利用双垄面进行集流,充分接纳作物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实现了田间雨水的集流和富集叠加利用,特别是充分利用了5mm以上的无效降水。四是提高低温,使有效积温增加,玉米提早成熟10—15天,并减轻早霜的危害。五是扩大了玉米、马铃薯等的适种范围,使玉米可种植区域由海拔1800m提高到2300m,由年降水400mm以上的区域扩展到250mm的区域。六是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5.2%,平均达到70%。

  甘肃省省长、曾在任甘肃省委副书记期间大力推广该项技术的刘伟平认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使甘肃省旱作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完成了“三个转变”。首先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其次实现了由单一抗旱技术向集成技术的转变;再次是实现了由传统抗旱技术向现代抗旱技术的转变。改变了甘肃省“十年十旱,年年受旱,年年抗旱”的历史现状,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

  本报记者在甘肃省榆中县的实地采访印证了刘伟平的评价。甘肃省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恶劣,是一个农业大县,又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年降水量平均35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400毫米,是降雨量的4倍多,用十年九旱来形容榆中县最恰当不过了。

  但是,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力推广,榆中县旱作区粮食逐年稳产高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走上了致富路。

  榆中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张雷告诉记者,榆中县从2003年研究成功玉米全膜双垄覆盖集雨沟播技术后,使榆中县玉米产业逐年发展,玉米面积不断扩大,由上世纪末玉米播种面积不足1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25万多亩。继2003年成功之后,2004年继续在清水驿乡杨河示范点试验,在全年降雨只有307毫米的年份,又一次使旱地玉米获得了619公斤的高产,比常规半膜覆盖增产玉米196.8公斤,增幅达到了46.7%。

  榆中县清水驿乡杨河村村民张国泰这已经是第十年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了。当记者问起这项技术带来的改变时,张国泰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增产了还带来了其他收入。

  回忆起2003年第一次试验新技术,张国泰依然很兴奋,当年1.2亩旱地试验田,亩产达到了592公斤,比常规半膜覆盖每亩增产玉米143.9公斤,增长了32%,这项技术真是太好了。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取得的成功,这项技术不仅走向全国,也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张雷告诉记者,今春,榆中县与兰州大学干旱研究室合作,把该技术带向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走出了国门。

  据悉,榆中县2011年推广双垄沟播面积30.2084万亩,其中双垄玉米26.1799万亩,经测产,双垄沟播玉米平均单产达到508公斤,玉米总产量1.1亿公斤,产值2.31亿元。

 上下联动

  “太难了,不过现在回头看看还真是有成就感。”杨祁峰,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原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曾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精干西北汉子,接受记者采访时心情既喜悦又复杂。

  杨祁峰告诉记者,甘肃山地多,财力少,刚开展推广时面临梯田平整,机械生产,地膜购买等诸多问题。多亏甘肃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大力支持,综合各种支农资金,多方筹措解决资金难题。全省科技人员积极帮扶,引导广大群众迎难而上,终于从最初的要农民干变成现在的农民主动要求干的良好局面。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取得巨大成功与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告诉记者,甘肃省在示范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过程中,“五抓”并举,推动了旱作农业“甘肃模式”的快速发展。

  一抓行政推动。甘肃前省委书记陆浩多次实地调研,在光明日报发表《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关于总结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思考》一文;原省长徐守盛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出了重要批示;刘伟平省长、泽巴足副省长多次主持专题会议对这项技术的推广进行研究和部署;甘肃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旱作农业发展的意见》?熏明确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甘肃省财政厅、农牧厅研究制定了《甘肃省旱作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甘肃省级6个民主党派先后组织工作组分赴各市县实地进行检查指导;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和省统计局也先后抽调大批力量核实确认面积,确保了推广任务的落实。农业部门把技术培训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效果,各级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创新推广模式,对各种抗旱增产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先后在不同类型的旱作农业区建立集中连片示范点、培育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

  二抓资金投入,从2007年开始,甘肃省财政专门安排资金支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专项资金从2007年的1000万元扩大到2012年的2.8亿元,6年累计投入资金9.4亿元。市县配套补助资金由2007年的81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3.3亿元,6年累计配套资金12.2亿元。旱作农业技术补助已成为农民受益面最广,得到实惠最多,财政资金发挥效益最好的一项补助政策。实践证明,财政资金补助对物化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如果没有实行对农民覆膜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旱作农业就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效。

  三抓技术集成。坚持良法良种配套,以高产创建为平台,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选育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集成配套。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研发了简便机具,培育了专业服务组织,机械覆膜面积比例达到48.6%。坚持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结合,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重视残膜回收,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抓机制创新。把旱作农业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范畴。省级6个民主党派在关键时段开展实地抽查、实行民主监督,统计部门逐县开展交叉检查验收,防止了虚报和浮夸现象的发生。同时,倡导建立了甘陕宁晋四省区旱作农业协作工作机制,搭建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与合作区域交流平台。

  五抓残膜回收。2011年甘肃省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已超过12万吨(其中地膜约8万吨,棚模约4万吨)。生产这些农用塑料薄膜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在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废旧农膜作为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以有效回收利用,不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传统的焚烧、填埋、废弃等处置方式也将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危害,对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为此,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省农牧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污染治理工作意见》,召开了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现场会进行安排部署。甘肃省财政厅、农牧厅联合制定了《省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财政去年安排了1000万元,今年安排了2000万元,加大对残膜回收的支持力度。甘肃省各市、县也相继出台了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扶持政策,对相关企业给予老了资金扶持。在乡镇、村社广泛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使农户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三个环节得到了有效连接,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逐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据悉,2011年回收废旧地膜45700吨(折纯量),回收利用率达57.1%。

  上下联动,多策并举,在甘肃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旱作农业在甘肃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万平方公里,累计兴修水平梯田2894万亩,占旱地面积的80.4%,成为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累计兴修集雨水窖241万眼,集雨节灌面积达到528万亩,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第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旱作农业区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初步形成了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各业均衡发展的格局。

  第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据甘肃省农牧厅统计,从2006年开始,全省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3166万亩,累计增产粮食479万吨。2012年又实现了小麦地膜覆盖技术和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的重大突破,推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94万亩,实现了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这些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了甘肃省粮食稳定增产。甘肃省粮食总产自2004年起,连续8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连续跨上了850万吨、900万吨、950万吨、1000万吨4个台阶。实现了由粮食调入到产销平衡,再到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甘肃以人均占有水资源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生产了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90%的粮食。

  甘肃行政学院经济教研部主任王伟认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7.1%,其中旱地面积2.7亿亩,对全国农业特别是国家粮食安全有很大的影响。甘肃省创新提出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破解了旱作农业区水分利用的难题,成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乃至全国旱作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再盼东风

  2012年甘肃夏粮再获丰收之际,农业部、财政部将甘肃省认定为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喜讯振奋人心。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对此置评说,甘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效益之显著在我国农技推广史上是罕见的。

  谈及甘肃旱作农业未来的发展思路及目标,武文斌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甘肃农牧系统要以农业部认定甘肃省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为动力,以科技支撑,以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和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技术,推进种养加结合,延长产业链条,探索循环农业发展路子,转变旱作农业区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抗旱增收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旱作农业的发展质量与水平。

  “十二五”期间,力争每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200万亩以上,年产粮食650万吨以上;2013年全省推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300万亩,到2014年以后稳定在500万亩,年均增产小麦50万吨;2012年后年均推广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膜垄作侧播技术200万亩以上,年均增产鲜薯60万吨以上。逐步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机械化水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抗风险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旱作农业区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与武文斌同样信心十足的还有李建华,但这位负责全省农业工作的副省长考虑更多的则是担忧和期盼。李建华认为,旱作农业的发展在甘肃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旱作农业的纵深发展。

  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由于农用柴油、化肥、农膜等农资价格水平较高?熏生产成本较大?熏影响了农民投入。随着市场粮价的上升,农民种粮效益有了提高,但与种植蔬菜、水果、药材、棉花等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比较效益仍然较低,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是推广体系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目前,全省共有农业科技机构2496个,农业技术人员10.55万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4952人,农民技术人员8.6万人。由于生产区域类型复杂,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弱,技术推广难度大,特别是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少,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中级以上职称农技人员不足1人,推广手段落后,仪器设备老化,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农业先进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是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农业发展缺乏后劲。旱作区地方财政普遍比较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业投入水平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速度缓慢。

  “今年国家在地膜玉米上将开展补贴,但由于甘肃省财政补贴能力有限,目前地膜小麦、地膜马铃薯等尚没有政府补贴机制。”因此,李建华呼吁,建议国家制定对地膜小麦、地膜马铃薯种植的补贴机制,同时加大对地膜玉米的补贴力度,设立专项补贴资金,进一步扶持我国旱作农业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发展。

  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例,每亩地需地膜6公斤,每公斤地膜约13元,每亩约需地膜80元。甘肃省里每亩补助1.5公斤地膜,约20元;市县配套补助1.5公斤,约20元;农民自筹需40元。由于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区域基本位于贫困山区,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收入水平低下,自筹能力弱,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补助地膜财政压力很大,建议国家提高地膜补贴标准,每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国家财政补助60元,每年推广1200万亩,需国家财政补贴7.2亿元。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