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遥望黑水国/文 焦元平

  • 小编
楼主回复
  • 阅读:7782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0/14 13:04:15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张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遥望黑水国

焦元平

    冬日的黄昏,寒冷而孤寂;山水凝聚不动,树木干瘦硬朗。

    悠远的河西走廊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冷峻沧桑。

    黑水国遗址的残垣断壁拉长了它苍凉的背影,也拉长了我的一缕缕思绪。那些残缺的墩台城墙、满地的砖瓦碎片,曾经都是宫墙高院,气派壮观。

    往事越千年,繁华早已成过眼云烟,幻化成我脑海中丰富的想象,缥缈的诗意,氤氲的情思,骀荡的花藻,卓灵的瀚墨。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飘散。

    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发洪水时挟带黑沙滚滚而来,又名黑水当她一路奔流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之后,最终流入浩瀚的居延。黑河是黑水国子民懒以生存的生命之水,在干旱缺水的西部,有水便是绿洲,无水就是沙漠,黑水国的几度兴衰,也因黑河而起伏跌宕。

    早在4000多年以前,月氏人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黑水国域作为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和部落首领的统治中心。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产活动的逐渐加剧,这里的生态一度遭到破坏,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大约在距今约3900年以后,张掖最早的先民无可奈何地走出了黑水国,迁徙到沿祁连山一带的宽阔草原上,黑水国第一次沦为绿洲中的沙漠。

    一千多年过去了,黑水河流域的植被得以恢复,月氏人第二次进入黑水国。

    西汉以前,匈奴势力在黑水国西边的昭武一带确立了政治中心。因当地人称匈奴为“黑匈”,故称为“黑水国”。

匈奴处于中原王朝和月氏的夹缝之中,据中央而四面受敌。冒顿单于这位杰出的匈奴首领胸怀大志,狼旗所指,统西域十六国。而后出师雁北,将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上。猎猎狼旗横行河西走廊,霍霍战刀展开屠戮。

    在此后的岁月里,强盛一时的月氏只能陆续迁到遥远的伊犁河、纳林河流域。强大的匈奴随后风卷残云般控制了月氏故地——河西走廊。张掖黑水国一带为匈奴浑邪王部驻扎,匈奴人的势力也达到了空前的强盛,冒顿大单于曾上书汉文帝要求分疆而治,曾口出狂言:“匈奴人的牛羊走到哪里吃草,那里就是匈奴人的疆界。”

    汉帝国经过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国力大增,羽翼丰满,终于鼓起勇气敢和骄横跋扈的匈奴叫板了

    打破匈奴美梦的是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轻骑兵出陇西,翻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深入大漠戈壁,长途跋涉,转战千里,追击匈奴主力,破数倍于己的匈奴于河西走廊和大漠深处,连续四次北击匈奴,最后封狼居胥,赫赫战功彪炳青史。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开疆拓土的辉煌时期,一时名将辈出,卫青、霍去病、张骞、班超、李广等,一个个都是名垂青史的响当当人物。他们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军功卓著,战绩辉煌,在开通西域中机智勇敢,不卑不亢。

    匈奴,一个强悍的北方草原民族,一个曾经让大汉“谈匈奴而色变、窥胡马而远遁”的民族,永远的“漠南无王庭”了。从此以后,汉军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交往的大通道。河西走廊、祁连山作为胜利的象征一并载入中华史册。在此后的日子里,汉帝国着力开发和经略、巩固河西,修筑长城,移民实边,屯垦戍边。在辽远的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当年的黑水国是汉王朝在河西走廊中部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河西走廊迎来大开发,使得河西走廊一带繁荣昌盛,也使黑水国本来就脆弱的生态无异于雪上加霜。到了东汉末年,黑水国受风沙的袭击,逐渐沦为荒漠区和半荒漠区,人们不得不再一次远离家园。

    到了唐代,在这里设置了巩肇驿,到了明代改置小沙河驿,并建常乐堡,对黑水国的利用到了历史的巅峰时期。明代晚期,沙尘肆虐,生态恶化,人们再一次远离黑水国,从此黑水国彻底荒废遗弃,从此黑水国走进了历史。

    晚晴和北洋政府时期,神秘的黑水国让不少人垂涎着它丰富的宝藏,开始疯狂掠夺。1908年,俄国人彼得?科兹洛夫来此探险,获得宋代《刘知远诸宫调》残本和部分文物;1914年,英国探险家奥莱罗?斯坦因以《马可波罗游记》为指南,第三次进入中国西北探险,一月到达敦煌,三月悄悄折回黑水国遗址挖掘文物;1938年,黑水国遗址更是大遭浩劫,当时占据张掖马步芳部将韩起功,在张掖坐地为王,大肆掠夺搜刮民财,盗取文物珍宝,砍伐毁坏祁连山林木。他听信黑水国地下有金月亮的传说,对黑水国大肆挖掘。命令士兵掘开无数古墓,获取大量文物,并暴殄天物用古墓青砖铺砌公路,使这一庞大的古墓群遭到严重破坏。张掖金塔的金顶,大佛寺内的明代大钟和金塔六角亭鼎都被盗运至青海,至今下落不明。

    19419月,考古学家卫聚贤带领科考队来到张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也随他们踏上了甘州这片古老的土地,第一次对黑水国遗址展开了全面考察。走近古城,那一段段黄土夯筑的残墙,那历经岁月沧桑仍然伫立的高台,瓦砾遍地,满目荒凉,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一座重要的古城,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残破的古城淹没在黄沙之中,在漠风中悠悠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如今仅存的“西城驿烽燧”墩台,经考证是座佛塔,从地表仍能看出寺院建筑的轮廓,寺门向东,三进院落,佛塔位于寺院的西端正中,这座寺院始创建于唐代,元代又重新修建了佛塔和寺院。从汉代到元明时期的官窑瓷器碎片随处可见,宋代的琉璃、猫头、脊兽瓦残片,表明这座寺院非同寻常,在传播佛教和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我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的遗址少之又少,由黑水国史前文化遗址的冶炼遗迹,我们可以推想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连接西域与中国河西走廊存在着沟通西亚、中亚之间存在着一条玉石之路、青铜之路。黑水国史前文化遗址的范围还会扩大、延伸,新一轮的发掘也许又即将到来,在这片黄沙、白雪覆盖的土层之下,它还会隐藏着多少惊天动地的秘密等待我们的发现?

    千百年来,黑水国几经变迁,到如今早已湮灭,只留下残垣断壁,只有那些神秘的传说给人以无尽遐思。黑河从古城旁静静流过,只有它见证了黑水国往昔的辉煌。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