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文学大赛(464):回到张掖(小说)

  • 小编
楼主回复
  • 阅读:2685
  • 回复:0
  • 发表于:2019/7/24 11:07:25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张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回到张掖(小说 )

钱海

    眨眼的功夫,一代又一代的张掖人烹饪出的“桑麻之地”和“鱼米之乡”张掖就变脸了。
    在CHINA,地图上的张掖不过芝麻绿豆般大小,可这粒小小的芝麻抑或绿豆释放出光芒绝对可以照亮甘肃乃至CHINA的每一寸土地。事实胜于雄辩。经过建国70周年丰富充足的养分喂养,“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张掖大踏步地迈出深闺,出落成一个衣袂飘飘的大家闺秀。天变了,地变了,人变了,变得让土生土长的朱伟道难以置信。回到张掖,走到哪都像有堵墙挡着,朱伟道感觉自己像一头刚打完滚的驴儿,灰头土脸的。
    “终于”可以回家了,“终于”就要到家了,朱伟道激动得像个孩子。边走边跳,边跳边唱。“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只可惜唱了半天都是这一句。平时他是不会唱歌的。他唱不来歌,一唱就变调,就卡壳了绞带了,喜气洋洋的一首歌从他嘴里唱出来比哭丧调还难听,可每一个字都唱得“情真意切”。
    朱伟道是张掖人,准确点说是张掖的乡下人。走生态路,念山水经,唱绿色歌,打历史文化牌,作生态旅游文章。正确的发展思路让张掖变得更加妖娆,更加魅惑,更加充满蓬勃的朝气。建国70周年张掖的变化让人瞠目结舌。张掖今非昔比,真可谓女大十八变。这是一路上看到的变化留在朱伟道心中最深刻的印迹。
    啪——啪——啪、噼噼啪啪、噼里啪啦。
    朱伟道对这密密匝匝的响声曾经很熟悉,现在确感到特别陌生,陌生得需要皱了一下眉才反应过来是炮仗声。十一年前朱伟道就是在这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把阿梅娶进门的。被时光绑架多年,这一天朱伟道等得太久,他觉得自己胸膛里有一面鼓在敲动。
    非年非节,放什么炮仗?
    离开家时,老滑头那漂伙子被要债的人撵得鼠儿一样东藏西躲。
    如今,靠在张掖市里收购废品旧家电的“小骚公鸡”(老滑头因游手好闲和拈花惹草的毛病获得的“专利”性质的绰号)抖起来了,登上枝头变成了凤凰,不但还清了多年堆积下来的历史旧债,还狠狠地攒了一大笔。老滑头的“鸟枪”换成了“高射炮”,“贫困户”的帽儿也摘了,生意从张掖向省城渗透,跑生意的“昌河”换成了现代iX35,现在牛哄哄地又添了张“宝马X6”,新车开回家,自己庆贺,别人来朝贺,炮仗把个好端端的家炸得硝烟弥漫,火药味十足。看到老滑头那笑眯乐呵的模样,让人总想起“解放区的天”,想起张掖人最爱吃的水果番茄。老滑头成了致富能手,成了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
    看到老滑头油头粉面的模样,朱伟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童年的往事还像一只蝴蝶在朱伟道的记忆和现实中乱撞。童年的记忆中,对包括朱伟道在内的一窝男娃来说,炮仗是比较奢侈的东西。有一首童谣现在他还会唱,不知不觉中他小声唱了起来:春节到,人人笑,张掖风光美,风含情来水含笑,姑娘要朵花,孩子要鞭炮,老妈子也流行老来俏……。只有过年,人们才舍得掏冤枉钱买上几挂炮仗,心疼地看着人民币换来的炮仗噼里啪啦几分钟变成烟雾和红色的纸屑。
    从下车起朱伟道一直在思考从记事起自己与乡下老家之间的往事,那些不堪回首的尘封的往事就搁在记忆深处。刚才唱的那首歌是朱伟道和一帮小哥儿们为几分或几毛钱向爹妈催逼压岁钱的歌。想起这歌,朱伟道的思绪就彻头彻尾地跳回历历在目的往事中。
    朱伟道是有钱人的后代,其实朱伟道的爷爷以上几代人,包括朱伟道爷爷那代在内,几代人都很穷,他家祖辈的穷,穷得家喻户晓,穷得家徒四壁,穷得惨不忍睹。可到了朱伟道阿爹朱成德手上,朱伟道家一下子富了起来,富得家喻户晓,富得流油,富得让人眼红心跳。朱成德家从穷光蛋一下子成了当地的大富,大有麻母鸡变金凤凰的味道。朱伟道家的富裕富得让人不可思议。
    咱富起来的?还用问?还不是靠张掖厚重的文化为后盾?还不是靠张掖旖旎的自然风光?还不是靠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慷慨捧场?还不是靠扶贫工作队忙前忙后的张罗?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助阵,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和谐,是那样的顺其自然,一个绿色、环保、时尚、高雅,集娱乐、棋牌、议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梦境般闪亮在世人面前。高高的果树像出征的队伍一排排一行行,碧波荡漾的水塘明镜般排列着,着土民族亮服饰的美女构成的风景鱼儿般游弋着,猪啊羊啊鸡啊鸭鹅的欢歌曼舞,土碗土灶土坛酒……这些东西巧妙地穿插与勾勒,一个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农家乐在焉支山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旁的绿树红花间安下营扎了寨……选择这“钱途”无量的道路,想不发财都很难。锅铲一响,黄金万两。靠经营这个小小的农家乐,钞票像上了流水线一样哗哗哗地流进朱成德的钱袋子。
    本指望朱伟道继承家业,可朱伟道却成了脱轨的火车,没有在朱成德铺好的轨道上前行,是个不拿器的种。
    朱成德收到一封信,是从省城寄来的,准确点说是从省城里的监狱寄来的。念完信,朱成德和老伴都同时变成了煮熟的面条瘫在了地上。那不是简简单单的信,是监狱的“入监通知书”,关于朱伟道收监执行的通知书。信的尾巴上盖着红色的公章。
    朱伟道是犯故意伤害罪入狱的。
    走在张掖的蓝天碧水间,眼前不知何时更换的极致之美一下子把朱伟道给迷醉了。鸟儿在天空快活地飞翔,蝴蝶前呼后拥寸步不离,道路两旁盛开的鲜花送来阵阵馥郁的芳香。这就是那个自己熟悉了不能再熟悉的张掖?女娃们组成一道道流动的风景招摇在路上,与女娃交相辉映的鲜花自由散漫地盛开在路边,花香四溢,绿树成荫,鳞次栉比的建筑直刺云霄,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幢更比一幢漂亮,来自于天南地北的人儿鱼儿般游弋在笔直宽阔的道路上,朱伟道不敢相信张掖短短几年变化如此大大,有如此让人骄傲的“成色”,有如此美丽的颜值,感觉像做梦一样。梦幻版的张掖让朱伟道神魂颠倒,一下跌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中。
    张掖的天更蓝水更绿花更艳了,鸟儿更多了,空气更芬芳了,女人的打扮更时髦了……。沿途一景一物的变化似一本厚重的书册序言,娓娓叙说着建国70周年张掖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巨大变化。张掖变了,变得更美了,需要朱伟道在记忆中搜索半天才能记起它的原貌。
    其实刚刚步入张掖的地界,朱伟道就傻眼了。虽已入冬,这里的天地却依然绿意盎然。一片片,沿途绿树堆砌起的翠屏似忠诚的卫士坚守着这方带给它们生命的好山好水。鸟儿们在头顶自由地飞翔,与鸟儿一起飞翔的,还有朱伟道激动的心。
    记忆中的衰败印象被蓬勃发展的现实折断。几年时间,沿途那些留在人们心酸记忆中低矮的老房子不在了,取代的是一幢更比一幢高,直刺云霄,一幢更比一幢漂亮,包裹在绿树繁花间的楼房。路上听人议论说老人上了60岁可领取养老保险,国家给发“工资”,看病国家给报销医疗费用,有了大病保险,也参与了医保,听说低收入城镇人口可申请廉租房,盘田种地国家给补助,小学生读书一分钱也不用掏,养个母牛也给买保险,村庄都打了水泥路,都安了绿色环保的太阳能路灯,微型支付微信转账已成为时尚,成为男女老幼都喜爱的支付方式,听说国家还要大幅度地为老百姓减负,村里好多人家都在市里买了房子……。原来闻所未闻的事这次回来听得太多太多,多得让人都有点不敢相信,他决定把这些好消息捎回高墙之内。朱伟道的心潮澎湃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朱伟道后悔,要是自己不锒铛入狱,也会与张掖的白云一道在蓝天下自由地奔跑着,与张掖苍翠的树木一样自由散漫地活着,与张掖的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着,也许……
    在监狱里,他实在耐不住繁重的体力劳动。耐不住咋办,三十六计逃为上,逃跑?等这天他已等得太久。可这个念头没能够在朱伟道大脑里存活多久就“夭折”了。
    朱伟道觉得自己像在做梦,这是无数犯人都期待的梦。他不想马上醒来,可这个梦太长了,感到有点不耐烦了,他想马上醒来。于是他抬起手在脸上掐了一下。这一下掐得很重,脸被掐出了血,正隐隐作痛,他一下明白过来,自己不是做梦。但他还是不能相信自己,他在上衣口袋里摸了一阵,摸出一张盖有公章的纸。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是一张“通行证”,一张监狱出具的“刑满释放证明”,看到证明,朱伟道提到嗓喉眼的心回到了胸腔。一切的一切证明自己不是逃犯,认为自己该正大光明地回去。
    朝着家的方向一路前行。温暖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朱伟道脸上,点燃了朱伟道的笑脸……对自己未来,朱伟道信心百倍。

地址:云南省楚雄市苍岭镇腰站街楚雄监狱七监区
作者简介:钱海,男,汉族,迄今在《少年文艺》《作文通讯》《文学港》《中国地名》《青春期健康》《城乡建设》《西部大开发》《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滇池》《泉州文学》《椰城》《都市》《金沙江文艺》《含笑花》《凉山文学》《帕米尔》《国防时报》《南方教育时报》《云南日报》《天津日报》《青海日报》《石家庄日报》《绍兴日报》《包头晚报》《桂林日报》《临沧日报》《楚雄日报》等报刊刊载文字150余万字,获《绍兴日报》“康乐杯”征文大赛二等奖,“顺德杯”中国工业题材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福建省作协“逢时杯”文学奖,“冯梦龙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等奖项100余个(次)。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