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13):说说咱们庐江的“饭局”

  • 小编
楼主回复
  • 阅读:2319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17 18:58:30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张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说说咱们庐江的“饭局”(唐海林/散文故事)

合肥市南部的庐江县,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不说别的,单单说吃的吧,虽然说如今庐江人的吃饭和办事效率一样,均大幅度提高。单位食堂与大排档忽略不计,置身这个发展快节奏,养生“慢”节奏的县城,在“小城”这个圈子里混,“吃饭不喝酒不带劲”,庐江人热情豪爽,隔三差五就组织聚餐。

中国盛行“圈子”文化,因而,每一场饭局很重要。像庐江人的“吃”,从由过去单纯填饱肚子,或者入“某某局”,通过吃饭喝酒送礼这样的潜规则,把“台上”办不成的事情,就在“饭局”的桌子上给办成了。那种低级的饭局,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庐江的“饭局”变得越来越阳光,私人间的互请也越来越充满人情味。

不论请谁吃,不论谁请吃,忙完一天的活,熟人熟事,亲朋或同事们聚集在一起。时间通常都在晚上,以周末居多。冬天6点不到,夏季不到7点,主人就到了预定的酒家,饭馆不一定大,但是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的好,红烧肉正,就是老母鸡炖的有味。最重要的是,这家店大多和主人很熟悉,乡里乡亲地彼此照顾点。

一顿饭真能改变什么?或许能,或许不能。但是,饭局关系到所谓的“人脉”,经常奋战在酒桌上的人交际能力一定不差。在盘子、酒杯、筷子之中周旋,那种血脉膨胀、荡气回肠的感觉,一座让我们如此迷恋的小城,美食故事就从小城的饭局开始。看“主顾”进得大厅,迎主客进场,“店小二”切壶好茶,招呼着他先坐下。主人一落座,遂拿起手机拨打一通,什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接到电话者也是神回复:“到了,到了,正在驰往饭店的路上”;或者是“堵车,5分钟之内到!”这语句委婉或铿锵,听不出一丝破绽。其实,这些被邀请的客人们,有的刚出门甚至还没有动身。先来者,喝茶聊天,或者打打麻将与小牌。姗姗来迟者,明明在家里闲的难受,却非要耽搁那么一下,美其名曰,“刚散会”。

笑脸迎宾,正所谓“店大不欺客”:无论是景怡、骨味坊、金色年华、金凤成祥,大小饭馆与酒店把主顾当上帝,随叫随到,让主客有仪式感,在宴请宾客面前有面子,都是他们的必修课,也是买单者的“福利”。

中国人讲究的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几千年中国酒文化讲究的是,主人通常会坐在主位置上,也就是买单位置(长辈或师傅亦可),左右手边大多大哥级或权重的位置,按照辈分与年龄,小弟自然以次而坐。当然,出现主次颠倒的情况,要么谁的生日, “小寿星”等有影响力的后起之秀上“头条”也未尝不可。

菜上酒满,主人通常会说上一两句开场白,无非是“今天,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的客套话。倘若是赶上出份子、人情往来类型的宴会,主人自会拱手:“耽误亲们宝贵时间,把大家钱都花掉啦。”这句话落地,大圆桌瞬间秒转起来,发出的信号意味着可以动筷子,吃上几口啦。

在庐江,吃饭不能敲碗,这是饭局的礼仪。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有号召力的“酒司令”拿起酒杯,逐一给大伙儿水平斟满。遇上“我开车”,与“杯酒不沾”的推辞者,几番动员没反应,主人就会举杯,说出“一二三四”之类的祝酒词,烘托气氛、共饮几杯后,大戏随即正式开始。

酒桌上的美丽记忆,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饭局上介绍宾朋时,主人这时候大多变成了组织部长,把每个人都现场“提拔”了:比如王警官就是王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学校的陈老师就是陈校长,医院的护士就是院长,自由职业者王某立马摇身变王总……诸如此类。一个桌子上,副科、正科,副处、正处、教授,部长比比皆是,全是领导,都是大家。认识不认识,大家相互点点头,互相捧场逗逗乐,最主要是不能当真。

很明显,这番务虚的衬托,大家对主人的高帽子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也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我不是,我就是个老百姓;耍笔杆子,打酱油的。”那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老百姓好,玉皇大帝都管不着。”或者:“这是咱们庐江的才子,文胆啊!”貌似谦虚的人听了后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人生有度方从容。低调的序曲完毕,由开心到开胃,饭局的高潮部分就在礼尚往来的拼酒环节。那种让人人情不自禁、难以割舍的气场与氛围,古往今来,唯有饮者最寂寞。饭局上流行一句话:“不喝酒,没朋友。”但是一喝酒,遂放到一群朋友的场面,让庐江的中国式饭局充满着矛盾。这矛盾,恰似我们矛盾的人生。

当各种各样的调侃,一个不拉地介绍完毕,主人起身开始带头敬酒。此后,各自为阵的劝酒、拼酒两大阵营,左转弯、右转弯,以此类推每人提一杯酒说二句大家喜欢听的话,“打的”或赶上“顺风车”,红酒、啤酒算是水,几番白酒过后,开始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也就是进入了自由散打阶段,男的女的相互有好感,谁和谁看得顺眼就可单敬了。当然,也有平时关系不好的,借着酒精强拉硬拽,“武斗”场面也并不鲜见……

酒场如战场,酒品如人品。无论饭局如何演变,但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一道“红线”。坚守住这个底线,素有几千年酒文化的古城庐江,崇文尚武、性情实在,实属是江淮大地之上标准的好客之城。

说话嗓门大的划拳猜酒,人既善饮也豪爽。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要一箱白酒。几圈共同科目白酒结束后,然后到每人“加深”感情。吃饭讲究的是环境与心情,人人都知道小酌怡情,大喝伤身之类的话,但饭局上“感情深一口闷”这句话就像是导火索,把文明饮酒逐渐演变成海喝一通的谍战大片。“老板,上菜,再来一箱酒!”这句话,既凸显出主人的豪迈,也是一种动员令。酒到鼾处,每个饭局上的亲历者,此后,又都变成了宣传部长。

借酒抒情、借酒抒怀,本家的、外地的,关系深、关系浅的,通常会在饭局上不约而同构筑成自己的统一战线。这个圈子与那个个圈子,小小的酒杯,把人与人之间的千姿百态,演绎得炉火纯青。喝酒的好处,那种意境和美妙,不喝酒的人自然很难体会。饭局锻炼人,另外一个就是提高人即兴演讲、随机应变、 与洞察入微的水平。

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哥两好,我俩干一下”;若对方是女性,“干”字便说得特别重,而且发音是第四声“我干了,美女随意”,一句话,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老朋友、新朋友,一碰一杯,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这时,“串座”开始粉墨登场了,几番下来,一个个脸红脖子粗,一瓶瓶白酒就都变成空瓶了。见主人还要拿,众人忙摆手。

先喝酒还是先吃饭?难挡桌上盘中餐的诱惑,边吃边喝、边喝边吃,庐江人的饭局,一般没有好几个小时是拿不下来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刻,识趣者高挂免战牌。休战阶段,牛逼哄哄的庐江人由敬酒变成散烟。庐江人喜欢抽“黄山” 、金皖之类本省烟,但是,出来吃饭,怎么着口袋里也少不了中华烟。

主人把烟放在桌子上,抽烟者拿烟各散一圈,然后再给自己点上。有显摆的,自带九五之尊与外地烟,每人散上一根,然后吐口烟圈,开始翻看手机。“饭后一包烟”的主题,喜宴自不可少。此时,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开始交换手机号码。一众人互扫二维码之后,“吴所”与“王局”抖一下,孙部长与张处打个哈欠握握手,唯“钱秘书”和“张院长”,男女对视一笑,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若没有啤酒漱口这个互动环节,就等同可以散席。

酒肉穿肠过,打火机忽闪忽灭,男人最喜欢香烟头扔到水酒里的声音,它象征着激情的幻灭与重生。一次又一次,最后一遍家属“查岗”,通常是在饭局即将要结束。看各家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响起,这时候,主事的适当就会给一句:“今天已经尽兴,各位老长、兄弟姐们,咱下次再聚吧。”之后,若不想“出局”,你老大我跟班表示忠诚,我大哥你小妹的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言不由衷的场面终于大爆发。主人把握住趁热打铁一句:“大家请干了手中最后一杯酒,俗话讲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酒不足下回兄弟一定会再补,今夜,撤吧!”

老板收拾残局,至于“下回”是哪一回,这个不重要,只要举起杯子就算这顿饭局完事。还有娱乐节目或者连续剧的,理发、洗脚、要么飙歌要么赶下一场。于是,大家起身穿衣戴帽、 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以上场景,十八岁以下,60岁以上者,男女老少都适宜。各位不要想歪了,这些年,“平安庐江”建设成果斐然。随着庐江全域“美化” 、“亮化” 、“绿化”工程的实施,每一家街头餐馆,都有酒有好故事传承。

印象小城,不要劝人喝酒,但是没有这个“劝”字,酒怎么干得下去?人生如此,饭局也如此。难怪曾经很多外地的朋友,来庐江做客,待了几天,喝了几天,离开时,都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次庐江之行,我能从庐江活着回到家就算烧高香了。下次打死我,我也不和庐江人喝酒了。”当然,情节有些夸张,不过好客倒是真的。

这些年,以上这些个煽情的饭局,要么是XX协会的聚餐,要么是XX同学会,基本都是自掏腰包的民间饭局。那些个芝麻官们,自中央“八项规定”后,谁敢为管不住自己的一张嘴,而主动丢掉身家性命?“官弱民强”的吃饭风强势袭击庐江,在此大潮之下,庐江各大饭馆、酒店老板们都不傻,谁还会接手官宴的“欠条”?谁还敢动用公款去大吃大喝?当下,老百姓口袋里面的人民币多着,不用讨好“衙门”,抓住这些衣食父母生意自然就好。

告别旧传统,“吃的放心,吃的开心”,小城老百姓业余文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庐江的饭局、庐江的饮食文化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以食为天”好吃、会吃、能喝,已经成为“健康庐江”最靓丽的名片。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庐江,一个快速崛起的合肥副中心城市,我们的一日三餐,看一看低、中、高档饭局,舌尖上的庐江——热情中蕴含侠骨,豪爽中也不失温柔。时代在变,饭局也在变,但是庐江饭局里的人情味始终不变!吃饭喝酒是一种享受,通过吃喝玩乐拓展幸福空间,这就是许多庐江老百姓趋之若莺的缘故……

生活在庐江这座美丽的小城,当官方将“饭局”纳入敏感词,喜看民间——群众饭局蒸蒸日上!

 作者:唐海林 
唐海林,安徽省庐江县人。中国诗人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散文家协会会员,基层党建宣传员。曾在《诗刊》、《散文诗》、《人民日报》、《星星诗刊》、《明天诗刊》、《秋水诗刊》、《安徽日报》、《北方作家》、《辽宁青年》、《淮风》、《粮油市场报》、《中国建筑新闻报》、《做人与处世》、《小说月刊》等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新闻等作品近400余篇(首),60多次获省内外各类奖项。作品入选多个选本和诗歌、散文集中。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作家网等网媒发表新闻等各类文体近百万字。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