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金满园杯】征文(88):风吹甘州

  • 小编
楼主回复
  • 阅读:4003
  • 回复:0
  • 发表于:2018/10/28 22:10:40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张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风吹甘州
龙巧玲
    1986年四月清晨,我参加张掖地区中学生作文大赛。比赛结束出来,迎面暖酥的阳光,我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始才见教育处院内小坛花开得正好。在我家花盆里奉养的月季,绣球,海棠,鸡冠花移步到庭院,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满园锦簇。一架的葡萄枝叶展飞,似栖着一群翠鸟,在微风里抖动毛羽。街道两边的大树,互挽着枝条,在街面上空搭起绿色的凉荫,行人悠闲其间。自行车流叮铃作响,飞驰的车轮划出一团流光滚动。十字路口,戴着红袖箍的交通协管员和进城的驴驴车主人交涉,浓重的张掖口音,粗声大嗓,架架车上的蔬菜,还挂着露珠。树荫下,卖冰棍的倚着冰棍箱,白色的箱体写着冰棍、雪糕,两毛钱一个胖娃娃雪糕,让那个初夏的早晨甜蜜而滋润。春光暖阳,一切似裹着温柔的香雾,托浮着少年懵懂的希冀。
    那一天,我穿梭在大街小巷,张望着街市风情、钟楼古塔,满心的热望!清风拂面,天蓝得诱惑,我舒展双臂,有飞进去的冲动。徘徊在张掖中学外,古朴的校门,巨大的树冠,不时有鸟飞入飞出,粉墙黛瓦和浓荫簇拥的木塔高耸蓝天。风起,木塔摇动风铃,是召唤,是引领。在这浸润着书香和鸟语的学堂里,读书该是多么荣耀的事!初遇的张掖,美好若童话的张掖!那朴素温情的美,同四月的阳光一样,暖照着我小小的心,也深深烙进记忆。
  数年后,我到张掖求学,续接着那个清晨小小少年的心愿。张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地理,像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了我,在这个城市的怀抱里,呼吸她的呼吸,触摸她的脉动,体觉她的温度。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一座城市从历史深处走到现代,必有她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向度。张掖原名甘州,九州分野,地属雍州,自古就是少数民族栖息之地。先后有西戎,氐羌、月氏、乌孙、匈奴、吐蕃、回鹘等游牧部落繁衍生息。汉武帝大败匈奴,收服河西,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更名张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修固城池,发展经济;胡商番客,商贾往来;修筑长城,固防边塞,奠基了张掖在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北的战略地位。
   河西走廊开通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带着金银玉帛、丝绸茶叶,开辟了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连接,开启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张掖是古丝绸之路的补给站,也是商贸交易的中心,丝绸、茶叶和瓷器在这里暂做停留,扫尽风尘,修整儒雅,与世界各国的使者会晤,与全球各地的商贾贸易。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在中原大地战火纷飞时,张掖偏安一隅,保留和承接了中华文明的文脉,吹响人类文明的集结号:波斯文明、印度文明、罗马文明、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济济于此,相撞交融,各种语言混响,各种文字舞蹈,各种乐声琅琅,各种宗教风生水起,催生出繁富的文明之果,流向世界各地。张掖在彼时成为世界注目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在人类文化史、世界文明史上,书写了辉煌斑斓、浓墨重彩的精彩之笔。
    时间是一扇打开即不可关闭的门,多少岁月在它身后注视,它却从不回头。它抛弃了岁月,从不留恋,甩掉了烽烟战火,扔掉了王冠草莽,像河西的大风一样摧枯拉朽,把一切丢在身后。能留住岁月痕迹的是大地,记住历史的是城市和世世代代生活的人们,是他们对抗着时间,承接和书写着历史,延续着城市的血脉和精魂。
    夏日黄昏,我走进钟鼓楼,巍峨的楼阁染成橘色。这是城市的中心,有着一针定城中的传说。这座建立于明朝的鼓楼,几经战火毁损和重建,稳然矗立在河西大地,是甘州的标志,也是历史的见证。墙砖有铁的质地,透出盔甲般的冷峻,青石地板的小坑洼,油亮光滑,似是无声的诉说。贴着楼墙轻声呼唤,耳边传来隐隐的回声,似是亘古传递着消息。楼门洞内清凉幽暗,有历史的回声,洞外光明灿烂,是现代的气息,时间在这里穿梭,把历史和现实挽手说和。
    登上鼓楼,城市尽收眼底,四通八达的街道,楼舍鳞次栉比,街铺林立,商贩喧叫,一派繁华。 自行车、行人从鼓楼门洞里穿梭,铃声泠泠,行色匆忙。天黑时,街灯亮了,霓虹闪烁,人影与光影交汇重叠,人声和乐声喧闹如潮,恍惚千年前的甘州回溯眼前:各种皮肤与装扮的人群熙攘,各种语言的交谈絮叨,鸠摩罗什打坐译经,波斯使者手捧关文,骆驼与车马,驿站与旌旗,关文与雉堞……如剪影沸流。一枚新月,挂在城楼西南,一枚冷眼,旁观人世悲欢。岁月流转,不见踪影,唯有日月山河,见证历史,见证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上天是眷顾张掖的,亿万年前地球运动,造就了张掖奇特的地理景观。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将张掖夹峙其间,南有祁连山,北有龙首山做天然屏障,千里平川,良田沃野,河流纵横,耕织养牧,自古便是西北的后粮仓和军马库。在张掖,你能在一天内同时领略四季的变化,能同时游走于沙漠戈壁和水乡绿洲,有海拔四千多米的祁连雪山,有一望无际的巴丹吉林沙漠;在草原打马飞奔,或探险冰川奇观;徜徉于丹霞地貌,好似走进七彩画卷。行走在张掖,你的身心得以放松,停靠在张掖,你的灵魂得以安顿。斑斓世界,如梦如幻,仿佛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一块七彩石,安放在这里。是天造尤物,造物主至高的赏赐!是张国臂掖的伟大宏响,是人事也是天意!
    晨昏日暮,霞光照露时,我最喜欢去东湖的芦苇荡。春日看它吐出嫩芽,从枯枝里探出鹅黄的嫩尖,刚出生的小鸟似的啄开春天的蛋壳,在春风的催动下节节拔高。夏日,芦苇密密丛丛,挤挤挨挨,风过时,沙沙声呼啸漫过,似万千人吹起哨声,常常叫我想象七十年代绿军装的战士,一排排,一列列,整装待发,守家卫国。秋天的芦苇是最美的,用秋天的芦苇形容金秋,最适宜不过。芦花盛开时,与流水草木蓝天相应,宛若一幅巨大的油画,惊撼人心的美丽。一杆杆芦苇扬着金黄的芦穗,芦浪翻滚,如一匹丝绸在蓝天飘荡。晚秋初冬,天净风轻,芦苇枯黄,芦花如雪,是古诗词里走出来的清丽:“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东湖道边,赶早市的人已支起地摊,蔬菜瓜果,小吃零食,柴米油盐,花草鸟鱼,古玩珍宝,应有尽有。没有叫卖,没有喧哗,只切切嘈嘈,你随我愿。买一把青菜,送几根葱蒜,零碎而温情,世事烟火,人情世故,悄然浸润着市井。山水,城市,人群,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画在天地间,人在画中游。
    西海洲头,黑河西流。这条流淌了千万年的内陆河,从祁连山腹地出发,蜿蜒曲折,穿越大半个张掖,浩浩荡荡奔向额济纳。美轮美奂的黑河湿地,芦花摇曳,水鸟翔集,荷塘莲开时,飘香十里,美不胜收。“半城芦苇半城塔,一湖芦花赛江南”。江南有的,张掖不都有了吗?静静伫立水边,一湖波澜不惊,让心顿觉清凉安静,荣辱忧伤悲恐喜怒,皆在这明镜里化作烟波,随黑河水付之西流。
    又是一年春好时,草色初绽,柳烟迷蒙,云天茫茫,水波浩渺,将天地人影照在其中。岁月流逝,当年的少年已两鬓霜雪,倏忽间,时间将我们行走成过客。回望来路,流走的是岁月,带不走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清风徐徐,荡拂着春的消息,静待一场春雨,润泽万物生灵。 
    作者简介:龙巧玲,笔名弱水吟,甘肃省山丹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西部散文协会会员。著有小说集《谁摘走了你的第二颗纽扣》散文集《春天有双冰翅膀》旅游散文集《向东,向大海》。在各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学作品,作品收入多个文本。曾获第二届“新三言”冯梦龙短篇小说奖;第四届、第六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金张掖文艺奖”及全国文学征文中多次获奖。
地址:山丹县人民医院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