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金满园杯】征文(51):从昏暗走向光明

  • 小编
楼主回复
  • 阅读:3413
  • 回复:0
  • 发表于:2018/8/25 12:37:41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张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从昏暗走向光明

作者:沈富民

    通电的那些日子,我总是难以忘记。

  我的家乡坐落在祁连山脚下民乐县的一个村子里,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刚懂点事的我每天最害怕夜晚来临了,因为村子里没有通电,一片漆黑,惟一能够驱除黑暗的就是家家户户如豆大般的油灯。星星点点的油灯,仿佛萤火虫在闪烁,稍大的一阵风吹来就熄灭了,此时倘若哪家的狗叫起来,邻居的大人们就会哄我们说“老虎”或者“野鬼”进村了,还不赶紧去睡。虽然母亲一再说不要怕,这是哄小孩的,但我们几兄弟每次总是三下五除二钻到被子下面躲起来,两只耳朵高度警惕,怎么也睡不着,直到三更半夜实在太困乏了才不知不觉睡去。

  没有通电,晚上人们几乎做不成什么事情,村民们最大的娱乐恐怕是在那月明风清的夜晚,在村头的大杨树下唱山歌、漫少年和说书念卷、谝闲谎闲诳了。但更多的时候,男人们要么抽烟解闷,要么烧起一堆火烤烤手脚聊聊天,张家的猫儿、李家的狗、王家的熄妇找野汉……

  没有电可苦了乡村婆姨、大妈大嫂们,因为她们不能像男人们那样“悠闲”,她们有好多事情需要在晚上做,特别是针线活儿,白天劳动干活是没有时间的,只能用晚上的时间来完成。每天劳动回来不管怎么累,吃过饭后,总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绣花、做衣服。由于经济困难,有的人家还舍不得成晚成夜的点煤油灯,会换上更小的灯心点上自家从牙缝里省下的清油,有的人家连油灯都不点,干脆把火塘烧得旺旺的,在火光的映照下做针线活儿。长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做针线活儿,可坑害了大妈大嫂们的眼睛,由于光线暗淡又熬夜,她们多数人的眼睛总是红红的。我母亲也一样,年轻时为做我们兄弟几个的衣服、鞋子,长年在油灯下熬夜,后来年纪大了眼睛很是不好使。由于这些原因,自小到今天,我对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特别的喜欢和有感情。

  到了七十年代末,公社送给我们村子一盏汽灯,是为晚上开全村社员大会而备用的,由队长家保管。汽灯一点上可比油灯强几千几万倍了,挂在队长家的堂屋梁下,整个房子亮如白昼,实在是太稀奇了,让村民们赞叹不已,说家家都有这么一盏汽灯晚上做事那就太方便了,但在当时要实现这个愿望是不可能的。队长家有了这么一盏汽灯,可成了全村人聚集的地方,有时开会队长一边讲话,男人们就一边听讲一边抽烟,妇女们一边用耳朵听着手里的针线活儿却忙个不停,她们要在这明亮的汽灯下把针线活儿做得更快更多,明亮的汽灯光对人们来说是那样的珍贵和不可多得。

  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革。八十年代中期,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家乡随着瓦房城、双树寺水库的相继竣工,一座座水电站拔地而起,政府修通了公路,随即也架通了电,人们不再为照明而发愁,曾经沉静的乡村变成了热闹的世界,不仅夜晚每家每户亮起了“夜明珠”,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紧跟着也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生产生活的落后条件。从油灯到汽灯再到电灯,折射出了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是电“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