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明粮仓

明粮仓

关键词:明粮仓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甘州区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zhangye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12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位于东大街东大仓院内。明洪武25年,由甘肃都督宋晟建造,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4659平方米,可储粮770万公斤。现存廒房9座54间,建筑面积1982.8平方米,均为土木结构,设计科学,建造精巧,坚固耐用,通风抗震,具有防潮、防鼠、防虫害、防霉变的功能。
    仓内展出清时期使用的升、斗、囤、秤、印、石套、石磨、犁、耧等计量器具和农耕工具近百件。
    ★游览指南:乘5路车可到。

 

2008-8甘肃旅游日记(3)— 张掖

8.27 嘉峪关-张掖,游马蹄寺,市区镇远楼-明粮仓

8:00赶到嘉峪关火车站。站前矗立着张骞骑乘的雕像,远处是祁连山白色的雪峰,很不错的景致。08:26开往张掖的T70准时发车,很不巧,列车上有三节车箱是一批赴京上学的新疆中学生的包车箱,而我们这些从张掖上车的乘客都被放进这几节车中。带队老师不让我们进车箱,只能站在两节车的接合处,挤挤的甭说座位,就连个落脚地都难找。一路“罚站”,10:26到达张掖站,还好时间不长。

打车(13元)到县府街上的张掖宾馆(四星,携程)入住。张掖市区并不大,是四四方方一座老城,面积大约4平方公里。宾馆位于市区西南部,中心广场旁边、距木塔、大佛寺都不远。打电话给网上推荐的鞠师傅联系包车游马蹄寺和丹霞地貌。事隔一年,老鞠的出租车鸟枪换炮,从小面包改成了轿车,包车价格也差了很多,去年180元,今年变成300元。

张掖是一座两千多年历史的老城,古有“金张掖”的美称,因此我们充满了期待。收拾停当,出来逛街,顺便找些当地小吃当作午饭。遗憾的是,从县府街沿青年街向东一直走到南街,除了一个烤白薯小摊外,什么都没有。只好在南街路口的肯德鸡吃了一顿洋快餐。13:20鞠师傅的车到了,上车向南出市区直奔马蹄寺。

汽车在公路上飞驰,与嘉峪关以西茫茫戈壁相比,此地满眼都是绿色,虽不茂密,但充满生机。历史上有“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之说(天水不在此行程中),足见张掖物产丰富,水草丰美。张掖古时又称“甘州”,甘肃省名中的“甘”字就来源于此(“肃”字则源于酒泉的古称“肃州”)。

马蹄寺位于张掖市区南62公里的临松山下,山顶一石窟内的岩石上留有深深的马蹄足迹,传说系天马神迹,马蹄寺由此而得名。马蹄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1小时后来到售票处。景区有大门票(35.2元/人)和“北寺石窟”小门票(门票36.2元/人),大门票中包括千佛洞石窟和自然风光,而马蹄殿、藏佛殿,以及著名的三十三天石窟都是在小门票中。

从售票处往前几百米就是千佛洞石窟景区。今天是星期三,没什么游客。虽同为石窟,但此地石窟与其它地区最大的不同在于,石窟是开凿在山体内部,山的表面只是露出几个阁楼式的窗口,观音殿、药师殿、大雄宝殿等就建在窗口之中,远看似空中楼阁。通道也在开凿在山体之中,将各殿相连。走在其中,如迷宫一般,给浏览带来不少乐趣。

“北寺石窟”与千佛洞相距大约几公里的样子。石窟同样建在一处垂直于地面的山体内,整座山似被掏空了,底层是规模庞大的藏佛殿,旁边一个窄窄的洞口通向“二层”的三十三天石窟。藏佛殿损毁相当严重,除大殿之外,两侧偏殿的十八罗汉像很多都没了脑袋,估计又是文革的“杰作”。一块马蹄形印迹的山石陈列在洞内,想必马蹄寺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此。“三十三天”,这个更像是数量词的名字一下便记住了。网上搜了一下得知,这是个佛教用语。石窟的建筑结构和形式与千佛洞非常类似,但规模却大很多,从二层到顶,大约共有六层,每层侧面有石阶相通,置身其中,如攀爬一座老楼,然而这都是古人一凿一锤开凿出的空间,工程量之大令人惊叹。拾级而上,登高远眺,马蹄寺风光尽收眼底。

(马蹄寺 三十三天石窟)

三十三天的后山顶上有胜果寺,远远的似乎遥不可及;前方是一片开阔地,四周的高山草甸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非常漂亮。景区内搭建有一些裕固族的帐篷,游客可进帐吃饭休息,有裕固族姑娘歌舞相迎,今天不是周末,没有游人,我们也不愿在此消费。返回之前绕过一个荒凉的山包去看了看格萨尔王殿(门票2元/人)。这个景点名头很响亮,但实际上只是一个简陋不堪的小庙。

16:00离开马蹄寺返城,这时鞠师傅的表现和来时判若两人,与他交谈待答不理,一幅情绪低落的样子,好像有谁欠他八百吊,搞得我们一头雾水。直到回宾馆后,才听儿子道出其中缘由:在我和LP下车参观格萨尔王殿之时(儿子留在车里),老鞠接了个电话,大意是他前些日子买的一部手机被骗了。原来真的有人欠他“八百吊”。儿子这家伙是长大了,居然也能听懂大人的事。不过西北人到底爽快,下车时车费都没收,等明天一块结。

略做休整,打车去市中心的镇远楼。张掖有很多面包出租车,起步3元可以跑遍市区,既实惠又方便。始建于明代的镇远楼俗称鼓楼,位于张掖市中心点上,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的交汇处,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斜阳之下,巍峨壮观。市内还有另一处景点“明粮仓”,携程网上介绍得不错:“明粮仓地处张掖城区东大仓院内,旧名甘州仓,俗名大仓,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建造……”,此外,明粮仓还是电视剧《天下粮仓》的拍摄地。可奇怪的是,弹丸之地的张掖,问了几个当地人居然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最搞笑的,LP在前面问一位当地老大爷,当我走到近前时,大爷转身问我:“你知道咱这附近有个明粮仓吗?” —— 原来把我当成本地人了。

(镇远楼)

总算有一位知情者指明了位置,但说那早已不是个景点了。按照指引来到“明粮仓”大院儿,果不其然,现在这里已改为物流公司了,只有门口一块“天下粮仓”的大型广告牌还能证明这里曾拍过电视剧。广告牌下的铁笼里关着一条看家护院的大狼狗,此情此景真令人哭笑不得。我们也不敢靠前,远远地以牌子和狼狗为背景,拍了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

又逛了逛旁边的农贸市场,感受当地人的生活,这是种享受。18:50打车(3元)去青年东街的“甘州小吃街”吃晚饭。张掖小吃很多,这是所有老城的特点,虽然小吃街人气不是那么旺,但网上介绍的灰豆汤、荞麦面、梗粉、鱼儿粉、豆腐脑、搓鱼面等等,这里应有尽有。遍尝各种小吃,味道都还不错,但却难有哪种称得上美食。

街上杏皮水(1元/杯)随处可见,买上一杯,边走边喝,感受傍晚的凉爽,好不惬意。经过中心广场时,正逢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市直专场演出。天色已黑,广场上人山人海,演出逐渐进入高潮,霓虹灯装点的夜景格外漂亮。

8.28 游丹霞地貌,市区大佛寺-西来寺-木塔

早点摊在街上根本见不到,宾馆南的南城巷路口有一家拉面馆,门庭若市,似乎是早点的唯一去处。吃过早餐,8:40鞠师傅的车子赶到,上车前往张掖西部的丹霞地貌景区。

从市区向西走张肃公路是最近的路,不过因为中途有维护路段,所以我们直接向北取道临泽方向出市区,绕了点儿路,大约9:30到达目的地。车子拐上一条不起眼的土路,在一个简易的木栏杆前按了几下喇叭,一位妇女过来收费(标价10元,实收5元/人)后,打开栏杆放行。这是一片未经开发之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一个游客也没有。转过一个小山包后,五彩斑斓的丹霞地貌赫然映入眼帘,令人为之震撼。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几乎寸草不生的广袤丘陵,仿佛由各色彩条编织而成,如油画一般,越往深处景色越发美丽壮观。置身其中,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而不可思议。

(丹霞地貌)

站在山巅,极目远眺,四周荒凉而美丽。我们是唯一的游客,仿佛身处另一个星球。不多时又一批游人到来,偌大的旷野增加了几分欢乐的气氛。兴奋之余,我们犯了个低级错误:沿着“彩条”爬上了另一座山包。“这些‘彩条’是不能踩的”,鞠师傅的善意提醒,令我们如梦方醒,懊悔且不安。整个地貌是由松软的泥土而非岩石构成,如果所有游人都这样做,恐怕用不了多久,眼前的神奇便会面目全非了。对不起,我们错了……

11:10离开景区。路上谈起张掖本地的小吃,老鞠为我们推荐了一家“牛肉小饭”。12:00回到市区,正好是午饭时间。小店就在青年西街与劳动南路交口处,名为“牛肉小饭面筋馆”。所谓“牛肉小饭”(3元/碗),食如其名,馍一样的面饼被切成米粒大小,浇上特制的卤汁,再加上几片切得薄薄的牛肉,味道口感俱佳,堪称张掖第一美食(我们的评价)。所谓“面筋”,乃是西北凉皮的副产品,配上卤汁,也是难得的美味。小店客人多得连座位都难找,生意极其火爆。

食罢意犹未尽,记得昨天在甘州小吃街还有一种小吃“鸡肉垫卷子”没来得及品尝,于是打车过去,接茬吃二回。鸡肉垫卷子(6元/份)做法类似于新疆大盘鸡,宽大而筋道的面条(2厘米宽)与鸡块一起红烧,量大味美,可以位列张掖第二美食(也是我们的评价)。这一顿(或两顿?)午饭,实在饱得厉害。

大佛寺(门票40元/人)位于回宾馆顺路的民主西街上。始建于西夏时期,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磐像,是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因此又称“卧佛寺”。有多位网友提到了它正在维修,历时似乎已不止一年。现在工程只剩钟鼓楼尚在修缮,也已进入尾声,因为下个月寺院就有重大的佛事活动。寺内除大佛之外,还有一处重要文物 —— 土塔。土塔又称弥陀千佛塔,高33.37米,通体白色,与北京妙应寺(白塔寺)白塔十分相似。大佛释加涅磐泥塑卧于正殿之中,身长34.5米,其规模之大,在正殿狭小空间内竟无法用相机取全景。前几天在莫高窟也看到了同样的释加涅磐像,不过规模略小一些。

(大佛寺 土塔)

寺院内比较清静,苹果树上已挂满了清涩的累累果实,不久即将收获。山西会馆与大佛寺仅一墙之隔,不需门票,也无人看守。院内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让人有些发毛。

14:40离开寺院,天上飘起了细雨。路上买了个哈密瓜,回宾馆避雨休息。这雨说大不大,睡了一觉,却还没有停的意思。不愿这么浪费时间,决定冒雨去西来寺看看。西来寺位于西来寺巷,与宾馆隔着一条街。与携程上的描述有些差距,西来寺是一个小小的寺庙,不收门票,也没有什么参观价值。不过寺院已有500年历史,现在是甘州佛教协会,所以香火还不错。

木塔位于中心广场西侧,也算是张掖的标志性建筑。据介绍木塔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算来也有1400年的历史。塔高32.8米,全塔没有一钉一铆;塔身修长,远观非常漂亮。遗憾的是周围正在施工,雨天泥泞得很,无法靠近,只能远远地拍几张照片留念。

(木塔)

直到18:30已过,雨还在下。来到鼓楼(即镇远楼),寻找网上推荐的夜市解决晚饭。天色已逐渐暗了下来,街上空荡荡的,哪有夜市的影儿啊!是因为下雨,还是时间太早?在街上穷搜,但毫无结果,南大街连个饭馆都找不到。过了一个多小时,不得已在一家商场的地下一层美食城就餐。这种地方恐怕全国都一样,东西马马虎虎,毫无特色可言。美食城灯光昏暗,食客稀少。给儿子要了一碗酸汤水饺,这家伙可能饿极了,吃得津津有味。哎,难道张掖最后的晚餐就是这个吗?

心存不甘,决定再到鼓楼那边看一眼。我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这时唯一一座帐篷已在路边搭起,篷内支起的烧烤炉……!告诉老板把串烤上,先到旁边的德客士吃个汉堡,回来正好开餐。我们向来都是烧烤摊最受欢迎的“VIP”,原因自然就是吃得多。把旁边的食客吃走了两三拨,我们仍在不停的加“菜”,9个炖羊蹄+数十烤肉串,一顿大餐,可谓心满意足。

8.29 张掖-武威

经过一夜的雨洗,空气格外清新。气温下降了不少,幸好我们随身带了夹克。到牛肉小饭面筋馆最后一次品尝“张掖第一美食”,那里的生意仍然好得不得了。8:00打车到东站,买好武威的车票(50元/人)。班车8:30出发,前往此行的下一站 —— 武威。

总结:

两天来的所见所闻,对张掖还是有点看法:从马蹄寺的门票管理、丹霞地貌的未开发、到明粮仓的没落,再到甘州小吃街不旺的人气……,张掖守着摇钱树,却不能充分利用,如此下去,“金张掖”只能是一个历史名词了。

提示:

1) 张掖出租车轿车起步5元,面的3元。

2) 鞠师傅电话:13993623685

3) 去武威的班车在汽车东站,流水发车,票价50元。不能提前买票。

整理于 2009-6-14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5378000365 传真: 邮箱:minleccoo#163.com
地址:甘肃省民乐县世纪嘉园33号楼1单元501室 邮编:734500
Copyright © 2004-2024 民乐县西域文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